庉字的基本解释
庉
dùn
楼墙。
房舍。
室中藏。
庉
tún
〔庉庉〕火燃得很旺的样子。
居。
庉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dùn]
[《廣韻》徒損切,上混,定。]
(1)楼墙。
(2)象声词。参见“庉庉”。
[②][tún]
[《廣韻》徒渾切,平魂,定。]
火炽盛貌。
庉字取名忌讳
1、庉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庉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庉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庉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庉字,晚辈忌讳用庉字取名。
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寅集下】【广字部】 庉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343第23【唐韻】徒損切【集韻】杜本切,𠀤豚上聲。【說文】樓牆也。【玉篇】屯聚之處。【集韻】室中藏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韻會】徒渾切【正韻】徒孫切,𠀤音豚。【集韻】居也。 又【爾雅·釋天】風與火爲庉。【註】庉庉,熾盛之貌。 又【集韻】徒困切,豚去聲。【博雅】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