绺字的基本解释
绺
(綹)
liǔ
量词,指一束理顺了的丝,线、须、发等:一绺青丝。
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皱:打绺儿。
丝缕的组合物。
绺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liǔ]
[《廣韻》力久切,上有,來。]
“绺1”的繁体字。
(1)丝缕合成的线。
(2)称系钱物的绦带。参见“綹竊”。
(3)量词。用于丝麻须发等成束的物体。
(4)捋。
绺字取名忌讳
1、绺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绺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绺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u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绺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绺字,晚辈忌讳用绺字取名。
绺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綹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44第25【集韻】力九切,音柳。【說文】緯十縷爲綹。【類篇】一曰絲十爲綸,綸倍爲綹。【沈佺期·七夕曝衣篇】上有仙人長命綹,中看玉女迎歡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