斄字的基本解释
斄
lí
硬而鬈曲的毛,可以絮衣服。
牦牛:“今夫斄牛,其大若垂天之云。”
斄
tái
古同“邰”,古邑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。
古县名,秦置,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。
斄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lí]
[《廣韻》里之切,平之,來。]
(1)硬而卷曲的毛。
(2)牦牛。参见“斄牛”。
[②][tái]
[《廣韻》落哀切,平咍,來。]
[《集韻》湯來切,平咍,透。]
古县名。原为周后稷封地。秦时置县。东汉初废。故址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。
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斄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476第18〔古文〕𠩬【集韻】湯來切,同邰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右扶風斄,周后稷所封。【註】同邰。◎按字彙又音離,訓斄牛,非是。集韻,犂牛字从𥝢。犂字从𥝢,作𥝢下𠩬。
斄字取名忌讳
1、斄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斄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斄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斄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斄字,晚辈忌讳用斄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