纑字的基本解释
纑
lú
麻线:“彼身织屡,妻辟纑。”
指练过的麻线。
苎麻一类的植物。
古通“櫨”,柱上方木。
古通“壚”,黑色而坚硬的土壤。
古国名。
纑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lú]
[《廣韻》落胡切,平模,來。]
(1)麻缕。
(2)练麻。
(3)指纺棉。
(4)麻类植物。
(5)两木间的空处。
(6)通“壚”。一种黑色的土壤。
(7)古国名。见《史记·周本纪》。
纑字取名忌讳
1、纑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纑字,晚辈忌讳用纑字取名。
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纑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943第11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籠都切,𠀤音盧。【說文】布縷也。【孟子】妻辟纑。【趙岐註】練其麻曰纑。 又【史記·貨殖傳】山西饒材竹纑。【註】纑,紵屬,可以爲布。【五經文字】經典亦作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