捒字的基本解释
捒
shù
装束。
古同“束”,束缚。
捒
sǒng
古同“竦”。
捒
sōu
〔搂捒〕取。
捒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shù]
[《廣韻》色句切,去遇,生。]
(1)装;装束。
(2)同“束”。
[②][sōu]
[《集韻》先侯切,平,心。]
拿取。
[③][sǒng]
[《集韻》筍勇切,上腫,心。]
同“竦1”。
捒字取名忌讳
1、捒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捒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捒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捒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捒字,晚辈忌讳用捒字取名。
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捒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434第06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筍勇切,同竦。敬也。一曰上也。又動也。本作𢱠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所據切,音疏。裝也。 又【唐韻】色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雙遇切,𠀤音數。又【集韻】舂遇切,輸去聲。義𠀤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輸玉切。與束同。縛也。 又【集韻】先侯切,漱平聲。取也。與摗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