沰字的基本解释
沰
tuō
落。
赭色。
浇。
沰
duó
滴:滴沰。
沰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tuō]
[《廣韻》他各切,入鐸,透。]
红褐色。
[②][duó]
[《集韻》當各切,入鐸,端。]
见“滴沰”。
沰字取名忌讳
1、沰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沰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沰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沰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沰字,晚辈忌讳用沰字取名。
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沰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613第06【廣韻】他各切【集韻】闥各切,𠀤音託。【玉篇】落也,磓也。 又【廣韻】赭也。【詩·秦風·顏如渥丹】《釋文》丹如字,韓詩作沰。音撻各反。赭也。 又【集韻】當各切,音矺。滴也。【崔實·農家諺】上火不落,下火滴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