礩字的基本解释
礩
zhì
柱子下边的石礅子。
古通“窒”,堵塞:“有宿疑礩滞者数十条,皆莫能详辨。”
礩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zhì]
[《廣韻》之日切,入質,章。]
[《廣韻》脂利切,去至,章。]
(1)柱下石础。
(2)用同“窒”。参见“礩滯”。
礩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礩”本义指柱子下边的石礅子。
礩字取名忌讳
1、礩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礩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2、礩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礩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礩字,晚辈忌讳用礩字取名。
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礩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838第22【唐韻】之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職日切,𠀤音質。【說文】柱下石。 又【集韻】脂利切,音至。義同。 又【字彙補】同窒。【周書熊安生傳】宿疑礩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