鹁字的基本解释
鹁
(鵓)
bó
〔鹁鸪〕鸟,羽毛黑褐色,俗称“水鸪鸪”;亦称“鹁姑”、“鹁鸠”。
(鵓)
鹁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bó]
[《廣韻》蒲没切,入没,並。]
“鹁1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鵓鳩”、“鵓鴣”。
鹁字取名忌讳
1、鹁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鹁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2、鹁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o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鹁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鹁字,晚辈忌讳用鹁字取名。
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鵓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505第14【廣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𠀤音孛。鵓𪅄鳥,今之鵓鴣也。【六書故】斑鳩差小者,頸有白點斑,聲若布穀。又謂勃姑,又謂步姑。李時珍曰:鴿性易合,故名。鵓者,其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