箣字的基本解释
箣
cè
一种竹子,茎高,质坚韧。
古同“策”。
箣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cè]
[《字彙補》恥格切]
(1)同“策”。占卜。
(2)竹名。箣竹。又名大簕竹。禾本科植物。秆丛生,表面粗糙,每节生多枝,其下方小枝短硬化成刺形。分布于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箣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箣”本义指一种竹子,茎高,质坚韧。
箣字取名忌讳
1、箣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箣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箣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e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箣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箣字,晚辈忌讳用箣字取名。
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箣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889第09【字學指南】同策。【史記·龜筴傳】諸靈數箣,莫如汝信。【索隱】或是策之別名。 又竹名。【筍譜】箣竹筍叢生。